♦核心提示 3月17日《现代快报》报道,22层无锡市原第一人民医院建成使用仅7年,政府就决定将其爆破拆除,在原地新建一座250的高楼。该报道引起各方关注热议,有网友称城市高楼为某些*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频繁发生的“建筑短命”现象究竟原因何在?我国城市规划为何要支付高昂“学费”?无锡市规划局对《现代快报》记者解释说:“建一个新的更大的医院,政府花掉10亿多点,而转让一个老医院地块就获得12亿多元,应当说政府实现了盈余,此举是成功的。”而在设计规划专家看来,“建筑不是衣服,有的建筑可以保存几千年,不是说盖就盖,说拆就拆的”。
很多市民提起这座高楼都觉得心疼
3月18日午后,行走在无锡繁华的商业街区,一路打听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旧址,最后一个引路者说:“喏,听到噪音了吗?正在拆。”
循着机械轰鸣声走去,这个因为即将被炸掉而饱受争议的大楼逐渐浮现眼前,它总体外观崭新醒目,四周被钢筋及竹篱笆包围,几台巨大的机器和若干名工人正在忙碌,“咣咣”声不断。
高楼前方,正对医院大门口的一个建筑物只剩下十几的残垣。“这个原先是急诊楼,现在快拆没有啦。”董大娘说。
董大娘的自行车修理铺是个简易的铁房子,在医院侧门不远处。她说,自己和老伴在附近做了十几年生意,曾经人来人往就医的热闹场面不复存在。透过稀薄的树枝,董大娘仰望着大楼:“真可惜,我们都觉得心疼,为什么好多烂楼、破楼不拆,要拆这么新的楼?”
这栋楼建筑建筑面积为39145平方,22层,高98,当时的总造价3776.70万元。1997年12月开工兴建,2000年9月底交付使用,2003年,大楼所在的地块规划发生变化,从医疗用地调整为商业用地。2007年12月,高楼闲置。
大楼占地在CBD*
3月17日,《现代快报》报道此事后,网络上的评论多为谴责和漫骂。
3月19日上午,记者在无锡市政府门前连线无锡市委宣传部,对方新闻处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委婉拒绝采访:“对不起,根据规定我们不能接受外省的采访,你可通过你们省委向我市表明采访意向。”
下午,记者遭遇无锡市规划局更严密的“防弹措施”。该局大厦保卫人员向记者称,“有证件不行的,媒体现在不能进。”他要记者拿张纸,写清自己的单位、采访意图、具体问题,以传递纸条的方式向规划局办公室申请。很快,该保卫人员拿着纸条回来了:“他们说,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