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站
您现在的位置:e房网 > 地产资讯 > 本市楼市 > 本市房市指数 > 周成交行情

益房周报:6.22-6.28一周成交分析

http://www.efw.cn 时间:2008/6/30 16:26:07 出处:益房不动产研究中心  次  

■每周焦点:本周锡城楼市量升价跌。

1、成交量:本周商品房成交套数下降成交建筑面积上升。本周商品房成交490套,环比减少59套,降幅11%,商品房成交建筑面积71361.38㎡,环比增加2969.67㎡,增幅4%。其中商品住宅成交407套,环比下降102套,降幅20%,成交建筑面积69549.94㎡,环比增加2199.07㎡,增幅3%

2、成交均价:本周商品房成交均价7182/㎡,环比下降263/㎡,下降幅度4%


■一周网上交易成交分析:

 

表一:全市商品房成交数据汇总表(6.22-6.28)

区域

成交

涨跌幅(%)

套数

建筑面积()

金额(万元)

均价(/)

均价

成建筑面积

崇安区

38

4900.08

5255.74

10726

56

1

南长区

27

3215.74

3020.37

9392

-20

-42

北塘区

16

1743.62

1306.38

7492

9

-47

新区

69

6407.5

3398.83

5304

-7

-30

滨湖区

161

32006.54

26565.69

8300

-18

31

锡山区

39

4709.8

3255.46

6912

56

74

惠山区

140

18378.1

8447.62

4597

10

-1

总计

490

71361.38

51250.09

7182

-4

4

1、成交分析:本周商品房成交套数环比下降,建筑面积环比上升。

1、成交量:本周商品房成交套数环比下降、成交环比建筑面积上升。本周商品房成交490套,环比减少59套,降幅11%,商品房成交建筑面积71361.38㎡,环比增加2969.67㎡,增幅4%。其中商品住宅成交407套,环比下降102套,降幅20%,成交建筑面积69549.94㎡,环比增加2199.07㎡,增幅3%

2、成交均价:本周商品房成交均价7182/㎡,环比下降263/㎡,下降幅度4%


(1)区域成交:本周滨湖区成交量大幅增加,惠山区小幅下降

本周商品房成交套数490套,环比下降11%;成交建筑面积71361.38㎡,环比上升4%

成交建筑面积环比上升的区域有:

滨湖区:本周成交建筑面积32006.54㎡,环比上升3986.13㎡,上升幅度14%,成交量占比46%;

锡山区:本周成交建筑面积4709.8㎡,环比上升968.42㎡,上升幅度26%,成交量占比7%;

成交量环比下降的区域有:

北塘区:本周成交建筑面积1743.62㎡,环比下降1523.09㎡,降幅47%,成交量占比3%;

南长区:本周成交建筑面积3215.74㎡,环比下降2816.16㎡,降幅47%,成交量占比5%;

新区:本周成交建筑面积6407.5㎡,环比下降2996.03㎡,降幅32%,成交量占比10%;

惠山区:本周成交建筑面积18378.1㎡,环比下降738.42㎡,降幅4%,成交量占比26%;

崇安区:本周成交建筑面积4900.08㎡,成交量与上周基本持平。


(2)业态成交:本周商业、办公成交量环比大幅上升,商业成交量占比达23%

高层:本周成交建筑面积18859.33㎡,环比下降10871.38㎡,降幅37,占总成交量的27%;

小高层:本周成交建筑面积15617.82㎡,环比下降1014.47㎡,降幅6%,占成交量的22%;

多层:成交量16240.61㎡,环比下降932.15㎡,降幅5%,占成交量的22%;

商业:本周成交建筑面积16692.59㎡,环比增加9873.25㎡,增幅145%,占成交量的23%;

别墅:本周成交建筑面积4435.01㎡,环比增加3815.11,增幅11%,占成交量的6%;

办公:本周成交1049.58㎡,环比增加7531.51㎡,增幅255%。占成交量的1%


(3)成交均价小幅下降,下降幅度4%

本周商品房成交均价7182/㎡,环比下降263/㎡,下降幅度4%

崇安区:本周崇安区商品房成交均价最高,达10726/㎡,环比上升56%。本周崇安区成交主要以金科观庭为主,此项目成交11套,紫金门花苑、金科东方王榭本周也取得了较好的销售成绩,分别成交7套、5套。

南长区:本周以9392/㎡的均价排名第二,环比下降20%,本周成交以清扬御庭和万豪公寓为主,分别成交10套、8套,其他项目虽有成交但占比不大。

滨湖区:本周成交均价8300/㎡,环比下降18%。本周蠡湖壹号翠苑、太湖国际一街区继续热销,山语银城、天鹅湖花园B1区等项目也出现了热销局面,这几个项目的热销直接拉动了本周滨湖区成交量的大幅度上升。

北塘区:本周成交均价7492/㎡,环比上升9%,本周成交主要以凤凰城金为主,本项目成交6套。

新区:本周成交均价5304/㎡,环比下降7%。上周的热销项目瑞城花园本周成交并不理想,博客公寓本周成新区的热销项目,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锡山区:本周成交均价6912/㎡,环比上涨56%,本周锡山区商业项目无锡东方国际皮革城继续热销,住宅项目占比的进一步增大直接拉动了本周锡山区成交均价的大幅度上升。

惠山区:本周成交均价4597/㎡,环比上升10%,本周洛城·橙园、理想城市花园继续热销,绿地世纪城、晴山蓝城、凤翔馨城等项目也取得了较好的销售业绩。

(4)商品住宅成交:140平方以上大户型依然是成交主体

本周商品住宅成交407套,环比下降19%,140平方以上户型依然是本周主力成交户型,成交130套,环比下降20%,占比32%;120-140平方之间的户型成交110套,环比下降22%,占比25%;90-120平方之间的户型成交102套,环比下降3%,占比24%;60-90平方之间的户型成交99套,环比下降3%,占比13%,;60平方以下户型成交25套,占比6%

2、典型个案楼盘排行榜:

排名

区域

楼盘名称

成交建筑面积(㎡)

1

滨湖区

天鹅湖花园

4427.4

2

滨湖区

蠡湖壹号翠苑

4273.08

3

滨湖区

太湖国际一街区

3270.21

4

滨湖区

长广溪花园

2956.73

5

惠山区

洛城·橙园

2769.54

6

滨湖区

蠡湖尚珺花园

2077.00

7

惠山区

凤翔馨城

1891.89

8

惠山区

理想城市花园

1890.62

9

滨湖区

山语银城

1795.26

10

南长区

清扬御庭

1195.43

 

2、政经要闻

资金黑洞:房地产开发商踏上疯狂不归路

借高利贷找死 不借高利贷等死

 别说月息一毛,就是两毛我也敢借。

6月的浙江,进入闷热潮湿的梅雨季,风神的登陆,让浙南一带孕育着更大的风暴。25日,连续6次来温州找钱无果的武汉开发商朱军强(化名)对记者脱口而出:我只借600万,两个月就行。

借高利贷是找死,不借高利贷是等死。

这就是去年那些自有资金不足、拿着银行的钱去赌博的开发商们的现状,区区600万的缺口就能困死一个开发商。

饮鸩止渴的钱到哪里去找?近日,本报记者在民间借贷盛行的温州深入调查,看到的情况是,受货币持续从紧的累积作用,以及二套房贷新政点到死穴的影响,全国各地资金链岌岌可危的大小开发商们蜂拥而至,背负着高利息的枷锁千方百计进行民间短期拆借。

月息一毛,相当于年息120%,这是银行贷款年利率7.47%的近15倍,通俗的说法是只有贩毒才合算

明知是条不归路,开发商为何还如此疯狂?

银行贷不出钱,房子不敢明降价,回款困难,闲置的土地又必须开发,资金链就要断了,实在是没办法了。

更多的开发商大胆借钱背后怀着一个希望:楼市绑架的是银行,为了防范金融风险,政府一定会出手救市的。死撑!撑过这段时间就好了。

这种希望被6月中旬中央召开的全国省市区及部委负责人会议放大了,该会议首次正式强调稳定房地产市场,这也是中央调控房价以来第一次口风生变。

问题是,当如何稳定还未有具体配套措施出台之际,越来越多的开发商正一厢情愿地误读政策。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一些学者、官员都认为,政府不会希望房价暴跌,也绝不会让房价再次暴涨。不管政策如何松动,开发商如果再继续2007年的疯狂,只会在不归路上越陷越深;即使政策有松动,也会根据企业资信优劣有保有压,强化行业整合。

显然,如果让开发商疯狂拿地之后,再疯狂借贷,进入恶性循环,行业潜伏的风险势必会拖垮整个楼市。

中小开发商们不少走的正是这条疯狂之路。救市政策不会针对这样的企业。而去年小心谨慎,手头还称得上气粗的大开发商们,正在他们的门口静候着,等着*,接下他们的楼盘、他们的地。可谓前面是悬崖,后面有老虎。

不管货币从紧政策有没有可能转向,只要再紧上二三个月,恐怕不少开发商就要顶不住了。这可能将使得潘石屹楼市百日巨变的预言一语成谶。

一轮宏观长调,打压的是疯涨的房价,而不是针对开发商。但是,借着疯狂的房价来疯狂扩张的开放商、一批没钱的开发商,即将面对死亡,这正是曾经疯狂的代价。

伴随着一批开发商的死亡,楼价即将迎来一次回调,尽管不是暴跌。而正是为了避免今后可能的暴跌,必须让疯狂者偃旗息鼓。

决策层高规格会议重提稳定房地产市场

房地产调控重提稳定

未来的79月,众多房企面临着必须付清土地转让金的压力,这时,中央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声音显得意味深长

本报记者 邓心

6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国房景气指数显示,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已连续6个月下跌。

而即将到来的79月,将是开发商资金链最紧张的时候,一些中小开发商可能将面临生死大限。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房地产金融危机已初露端倪。潘石屹也于日前公开声称:房地产企业正出现大规模拖欠土地出让金,下一步就将可能威胁到银行。

而决策部门显然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613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各部门主要成员,以及各省区市主要负责人参与的一次高规格会议上,稳定房地产市场被国务院分管领导重点提出。会议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切实防范金融风险。

这或许是一个信号。

最艰难的时刻

对于那些去年高价拿地的企业来说,眼下必须面对的是付清土地出让金的压力。据国泰君安房地产行业分析师孙建平介绍,全国地价指数表明,2007年三季度地价指数达到最高点,按最新调控政策要求,只有全部付清土地出让金才能拿到土地证等文件。所以,即将到来的第三季度,将是一个付款高潮。此时,中央传达出要求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声音意味深长。

我几乎每个星期都从北京去其他城市,济南、桂林、厦门……但每个地方都一样,房地产的日子不好过。据中体奥林匹克花园集团项目拓展部经理宋庭敏观察,从全国来看,出现房价大跌的城市并不多,主要是珠三角范围内的城市受影响比较大。那些地方过去受香港的影响比较大,房价炒的太高,但香港毕竟人口有限,今后可能也不会出现大量香港居民来内地购房的情况,所以会出现比较大的跌幅。

但珠三角的示范作用不可小觑,现在房地产行业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消费者持币待购,观望情绪太严重了,很多开发商的资金链非常紧张,我在天津甚至看到六折的房子,但销售情况还是不好。和宋庭敏看到的情况一样,北京的一些开发商也想出了变相*的方式以期快速回笼资金。

2008年第一季度开始,北京陆续出现开发商垫付首付款的促销服务,首付30%中,他们给垫付10%20% ,使得购房者只需首付一成或者两成就能买房。专家分析,这样做实际上就是开发商和买房者一起先拿到银行贷款,用以支撑资金链面临的严峻压力。

620日,国泰君安发布的房地产行业的研究报告称,2008年房地产行业资金缺口达7100亿元,相当于行业最高峰的2007年新增房地产中长期贷款的2倍。平均下来,每家内资开发商资金缺口达1201万元,相当于去年年销售收入的24%

 滞后效应

2005年实施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2007年房地产登上火箭式发展的最顶峰。对于房地产这个行业来讲,政策传导的滞后效应,从不乏例证。

对于地产界来说,2005年房价上涨、投资快速增加之时,恰是中央政府以实现宏观调控为目的、以抑制房价快速上涨为手段的各项行政指令、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出台之日。

2005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称为国八条”);两个月后,七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但疾风骤雨式的调控政策并没有让房地产市场感觉到真正的寒冷。

2006517日,国六条出台,其中尤以“90平方以下户型,占总开发建筑面积70%以上的政策,触动了开发商最敏感的神经,多空争辩迅速白热化。

当调控进入深水区后,金融调控的出手方始令楼市迅速降温。

20079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对已利用贷款购买住房又申请购买第二套()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款比例提高至四成。其后,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在内的监管部门已经采取了强力的窗口指导措施,其中办理房贷最为严格,甚至有一些银行一度停放个人按揭贷款。

逐波加强的调控,让疯长的房地产行业终于不再争论拐点是否来临,转而关注寒冬究竟有多长。

明年春天情况就会好转。宋庭敏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依然是政策的滞后性:我认为房地产行业的走势,还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随着有效供给的增加即大量中小户型的上市,一方面会降低住房总价,另一方面也能解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所以我并不认为会出现像日本或者香港那样的大跌。

同时,对政策趋暖的预期也逐渐抬头,胡锦涛主席在人民网与网友对话的时候,还特意提及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宋说。

次贷之鉴

房地产行业的举步维艰,或将银行业拖入深渊。深圳四大行集体违规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原因正在于此。过去数年,房贷一直是银行最佳赢利来源,深圳各商业银行之所以逆势而行,并不在于展开对房地产开发商的抢救运动,而是出于自救的考虑。

颇富意味的是,在持续下跌之后,5月份深圳房价开始出现放量反弹,当月房价环比上涨约7%;商品住宅销售建筑面积大幅上涨了370%。可见,观望已久的市场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并将对未来房产调控政策产生影响。

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房贷风险对金融领域具有可怕的传染能力。为防止房地产风险蔓延到核心金融领域,银监会已经向商业银行部署了大量检查,其中包括委托贷款流向、个人房贷质量等,以避免房价大规模下跌带来的金融风险。

申银万国研究所姚晨曦认为,在目前情况下,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存在一定压力,但不会出现大建筑面积恶化,我们对于未来资产质量的判断和假设,较谨慎但并不悲观。

无论是相关行业的自救,还是管理层的政策反思都表明,我们正在与一场或将来临的金融危机展开博弈。